时间:2022-09-20 18:09:06 | 浏览:506
为科技而生 因创新而变(解码·城市味道)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历史悠久的四川省绵阳市,还有着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国家科技城。这里曾经是共和国锻铸“两弹一星”等国之利器的地方,科技报国、科技创新融入城市发展基因,浓厚的创新氛围、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释放着持久的城市魅力。
翻开地图,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从5000米骤降至300米,高山峡谷渐隐,丘陵平坝舒展,地跨涪江两岸,位于绵山之南,便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
绵阳古称“涪县”“绵州”,是古代蜀国连接巴国的水陆交通要冲、史书记载的“富乐之地”。而作为一座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城市,绵阳最为响亮的名片则是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的国家科技城。
放眼国内外建设的科技城,地处西部内陆腹地的绵阳,从地理位置到发展历程,都可称得上独特。在这里,科技融入了炽热的报国情怀,科技凝结着勇攀高峰的底气决心。
科技报国
铺就城市底色
绵阳市西北部,群山连绵、重峦叠嶂。群山之中,曾经深藏功与名。
“一五”时期,国家在绵阳布局了一批重要电子工业项目;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在此落地生根,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在内的一批科研工作者陆续到来。
梓潼县长卿山下,平整的盘山路将参观车辆带到一处静谧的院落,阳光和煦,风儿低吟,只有门口的5个大字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惊天动地的过往:中国两弹城。
这里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大礼堂、图书馆、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等,都是清一色简朴的红砖建筑。陈列大厅入口,白色墙壁上刷着醒目的红色标语: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红色字迹刚劲有力,深深嵌入石碑,落款是邓稼先。
一队前来参观的中学生,在陈列着当年用的手摇计算机、拉力计算尺、算盘的展柜前,听着讲解,驻足沉思。
来到两弹城,才能更好地了解绵阳。如今,这里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天都有大批参观者到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深深融入了绵阳的城市发展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绵阳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兴市深入人心,涌现出长虹彩电等名牌产品;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进一步释放科技的巨大能量。近年来,绵阳举办8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有一组数据令人瞩目:总人口531.2万人的绵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23.7万;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家,“十一五”以来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4项。
鼓励创新
涌动城市活力
“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搞出来,国外已经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来!”说这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科研人员,14年前,他正值壮年。他口中的“国外已经做出来的东西”,是对肿瘤筛查至关重要的高端核医学影像装备:医用回旋加速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24日,绵阳科技城核医学高峰论坛暨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落成仪式举行,历经科研攻关、技术转化、成果孵化,成立了由国资参股、主创团队持股的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生产的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设备已经投入临床使用。14年前科研人员朴素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在绵阳科技城,类似的创新故事还有很多。科技创新被视为城市发展命脉。挖掘创新潜力,不遗余力;加速成果转化,千方百计。
据统计,绵阳市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在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2020年全市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375家。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依托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平台开展成果交易发布会和创新活动,形成“每月有发布、季度有对接、年度有大赛”的科技成果对接机制,近3年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金额近40亿元,近300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绵阳沃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唐浩对一件事印象深刻,在科技局组织的一项创新大赛上,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布了公司遇到的一个前沿技术难题,没想到很快就有来自西南科技大学、一家科研院所的团队“揭榜”,并提交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他则体验了一把当“评委”的感觉。
延续创新基因对于科技城的重要性,长虹旗下的四川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恩传深有感悟。段恩传回忆,2011年,长虹集团的电子调谐器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由于产业技术迭代变革,整个团队陷入被市场淘汰的困境。核心科研团队决心刻苦攻关,打赢生死一战,实现了有线射频技术向无线射频技术转型,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物联网模块供应商。段恩传说:“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身处绵阳科技城,我们更深深懂得,技术创新和变革是企业的生命线。”
包容开放
释放城市魅力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绵阳风景秀丽,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涪江边的龟山之上,耸立着地标性建筑越王楼,千余年来文人雅士登临赋诗,素有“天下诗文越王楼”之称。斗转星移,今天的绵阳科技城,则以浓厚的创新氛围、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释放着持久的城市魅力。
漫步绵阳,不经意间就会与科技城的历史相遇。从成绵高速绵阳南出口下高速,路边有一处红色雕塑,中间空着的图案,恰是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形状,也像一把钥匙,寓意开启科技创新发展之门;在绵阳人民公园,邓稼先纪念广场上,邓稼先铜像静静伫立;科学城一中的校门外,一张张老照片、一块块展板,讲述着“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创业故事……
在老城区涪城区,道路两侧茂盛的梧桐树见证了曾经火热的岁月,红砖厂房述说着创业史在一座城市的开篇和续章。上世纪50年代起,绵阳相继开工建设了长虹机器厂、涪江机器厂、华丰无线电厂、涪江有线电厂等项目。改革开放后,又从这里走出了长虹、九洲等知名企业。伴随产业转型,一些企业启动搬迁,原来的厂房现已成为展示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街区。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总规划师邓世红说:“三线建设时期,大批建设者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从此以厂为家、落地生根,在建造这座城市的同时,熔铸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奉献、开放、包容、平等。这样的城市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深化着、丰富着,既连接着辉煌的过去,也通向无限美好的未来。”
在位于涪城区的九洲大道上,从空中俯瞰,白色建筑组成的星形建筑群极具设计感,这里分布着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科技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国家高新技术成果发布中心等,为科研人员和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今年3月,绵阳科技城新区正式揭牌。眼下,绵阳正依托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科技城新区。
一方状如“绵”字的彩色回文印,也像一枚集成电路芯片,寓意“绵古创新”——正如绵阳的城市标识所阐释的,文化传承、科技色彩、创新活力,是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科技城对自身的认知,也是久久为功的方向。
来源: 人民日报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陈彦霏 王祥龙 实习生 刘彦君 摄影 雷远东今年6月15日举行的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能级,并首次提出了构建以成都和绵阳为主引擎、成都都市圈为主承载、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的区
为科技而生 因创新而变(解码·城市味道)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历史悠久的四川省绵阳市,还有着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国家科技城。这里曾经是共和国锻铸“两弹一星”等国之利器的地方,科技报国、科技创新融入城市发展基因,浓厚的创新氛围、包容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徐湘东 席秦岭7月25日下午,攀枝花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举行,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2021年上半年攀枝花的工作做了回顾总结,
6月2号,绵阳市三台县自然规划局发布涪江三产融合片区发展规划公示 ,根据规划方案,绵阳新机场位置确定!绵遂铁路芦溪站位置确定!空港新城首次公开!根据该规划示意图,传闻已久的绵阳新机场、绵遂铁路芦溪高铁站以及20万人口规模空港新城正式公开亮相
绵阳是四川第二大市,成都的北大门,东南西北的咽喉要道,宝成铁路穿城而过,108国道贯穿全境。除此之外绵阳还是我国唯一一座科技城。我们去年就从甘肃进入青川,然后一路南下经过江油关到访过李白故里,品尝了江油的肥肠感受到绵阳人民的热情,今年从梓潼
“记得江东诗句好,淡烟乔木是绵州。”从“富乐之乡”,到“西部硅谷”,绵阳活跃在历史长河的前沿,依托的不仅是地处“天府之国”、拥山水风物的得天独厚,更重要的其实是纵然“蜀道难”,依旧敢“出川”的锐意精进。2022年,“出川”再次成为绵阳品
近年来,湖南津东云纺纺织有限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在湖南津东云纺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现代化纺织设备正有序运转,除了必须人为干预的关键环节很少会看到纺织工人出现在设备前。车间生产实现全自动化后,日产量可达
一是全面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谋划争取新国发2号文件支持科技研发类项目19个;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项目1个,资金100万元;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6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个。贵州瑞泰实业有限公司绿色墙体材料工业设计中心获批建省级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10月11日上午,在走访涪城区科技智谷内企业的路上,涪城区科协副主席刘建平偶遇了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简单的寒暄后,双方就谈起了即将举行的全省“科创大会”。作为绵阳天仪的“科技服务保
01近期,绵阳住建部门向全球发布绵兴路城市更新的专项规划设计方案。旨在汇集全球视野下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最强大脑”,对绵兴路10.5公里沿线周边约9.45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态、人文、业态、空间形态、交通组织等展开研究,提供综合提升策略,打造绵
最近,赛迪顾问联合赛迪科创,遵循科学、客观、可采集原则,围绕科技城、科技、城市三个维度,设立基础建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城市承载能力、要素保障能力4个二级指标以及31个细化指标,对我国279个科技城(含科学城)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价
惠州“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出炉啦!日前,《惠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惠州开启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征程。“十四五”规划又有哪些工作重点?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6日讯(记者 吴岳文)1月5日,文昌市审议通过了《中共文昌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把文昌国际航天城建成国内一流、对外开放、创新融合的航天示范区。加快建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今年的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江西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未来一年,赣州市章贡区如何接续奋斗,在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中作出更大贡献?近日,人
湘伴导读桃花源里四时新,一抹秋色醉丹青。9月24日,中国共产党常德市第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市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擘画了未来五年,朝着建设现代化新常德目标奋进的宏伟蓝图。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常德市委新一届领导班子,将率领常德人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