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19:12:38 | 浏览:351
刘玉明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1月8日一早,在三台县“麦冬-生猪”现代农业园区,冒着冬季清晨的寒气,村民何华蓉娴熟地拧开阀门,铺设在田间的沼液管网仿佛毛细血管般,将粪污养分精准输送到麦冬根须上。而在2.3公里外的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科研人员已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加快对本土黑种优良基因的开发,以期打造本土川系种猪品牌,打破进口种猪的垄断。
发挥农业优势,向着产业链的“全”与“高”进发,在不久前“2020年度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名单”正式出炉,三台县连续三年上榜,位列“2020年度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农产品主产区县)”。
县域突破,则市域壮大。2021年绵阳正式提出“县域崛起”战略,将其列入“四大战略”,而随着一系列政策推出,绵阳正逐步构建县域特色发展优势,以此助推全市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定方向 发挥特色优势 分“赛道”打响“发令枪”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区域经济的基础支撑。对绵阳来讲,基础在县域、短板在县域、潜力在县域,没有县域经济的大突破,就没有全市经济的大发展。
因此,中共绵阳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实施县域崛起战略,着力构建县域支撑、整体提升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发展县域经济,要从何入手?绵阳也给出了答案:将坚持分类指导,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优化经济地理,增强发展协调性,夯实绵阳高质量发展底部基础,以县域竞相突破推动全市整体跨越。
绵阳县域地理条件差异较大,既有平原地区,也有丘区和山区,特色优势产业也不尽相同,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自然不能“一刀切”。以山区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绵阳为其设定的路线是: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农副产品、通用航空、食品医药、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
在农副产品中,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基础,北川将茶产业作为发力的突破口,成立了县茶产业发展中心,正在编制茶叶全产业链规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规格高起点制定规划,以促进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同样的,作为丘区人口大县,三台县牢牢“锚定”自身优势,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持之以恒擦亮农业大县农业强县金字招牌。
在特色农产业中,三台县精心选择了生猪、麦冬和藤椒的三大主导产业,而在工业领域,则定下三个“百亿级”产业方向,分别是鞋服纺织、食品医药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
建机制 搭建政策体系 用“滴灌”精准抓落实
随着“赛道”划定,明确了绵阳县域各自发展目标和路径。绵阳出台的《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20条措施》则从强化产业支撑、要素保障、工作统筹和考核激励等方面细化措施。路线清晰、保障到位,“发令枪”一响,县域竞相发展的关键就落到了执行层面。
为此,绵阳启动了“县(市、区)委书记月度重点工作点评会”制度,加强对县(市、区)党委日常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调度。
有比较,才有差距;有差距,更有动力。
在各地竞相发展中,也涌现出一些创新举措。例如,三台县将县域发展的重点锁定于项目工作。为加强项目专班力量,三台县一方面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增派人手,加强其项目梳理的统筹能力,同时启动“常青树攻坚行动”,将退岗职级公务员充实到重点项目专班中,发挥其熟悉业务、传帮带的作用,仅此一项就为全县20多个重点项目专班补充人数约百人,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
为调动项目工作积极性,三台县将过去每季度举行一次的经济运行和项目投资调度会改为每月一次,会议召集和主持人由常务副县长改为县长。同时,会上各单位发言与县领导点评也更加“辛辣”,“重点在指出不足,谈差距、找解法,每次参加会议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位干部这样说。
各项抓项目的举措也带来实效。数据显示,2021年该县实施的67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总投资102亿元,比2020年增加17.9亿元,增长21.3%,有力地支撑了该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促发展 完善产业链条 以“高端”带动整体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落脚点在特色产业上。如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这考验的则是各地抓发展的巧思,更要在发展的大局中找准定位、实现突破。
作为丘区农业大县,三台县在生猪、麦冬等领域具备一定优势。要将优势转化为胜势,还需产业发展思路的升级。为此,三台县将“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作为发展方向,通过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落户,促成产业链各环节良性互动,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以生猪产业为例,过去三台县优势在于生猪的育肥环节,近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化园区、延伸相关产业链,如今,三台县已具备了饲料、疫苗、育肥、屠宰、加工等环节。特别是2021年,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项目暨1200头共享公猪站落户三台县,这标志着三台县正式向生猪产业链的“高地”——育种环节进军。
产业链强不强,关键在于关键环节高不高。四川是生猪大省,但关键的种猪环节主要采用外种猪。据介绍,一头种猪的引进费用总计约3到4万元,而数年后会退化,还需继续引进。为打破这种困境,三台县发挥其产业链整合优势,打造了四川省三台县现代农业(生猪种业)产业园,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园长”,统和全县资源以实现在关键领域的突破。一方面,该园区联合全省7家核心育种场资源,引进四川农业大学专业团队,共同建设生猪联合育种中心,同时在园区内配套建设了相关的育肥、屠宰、加工能环节,实现优势资源的集中整合。
这不仅打破了各核心育种场的“门户之见”,促进合作共赢,更要通过开发四川本土黑猪的优质基因,打造川系种猪品牌,为“建设西部生猪种业高地”的目标贡献力量。
全产业链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动能。据相关部门估计,同样是年出栏百万头生猪,如果仅有育肥环节,其年产值约为35亿元,而在补齐了育种、屠宰、加工能环节后,其总产值将达到百亿元级别,将产业链“微笑曲线”中的高价值环节都留在本地。
如今,依托四川省三台县现代农业(生猪种业)产业园,三台县已连续两年生猪出栏全省第一,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
同样的思路也在其他县(市、区)得到体现。瞄准核医学、激光等高端产业,绵阳陆续布局了一批现代产业园区,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1-9月为例,绵阳县域范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9.45亿元,较2020年增加196.4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1.3%。
图片由三台县委宣传部提供
家住内江市威远县高石镇的老李,从未想到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竟是一块宝地:源源不断地开采出的页岩气从这个山区送到了全国各地,不仅温暖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更为内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内江新经济产业园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完成页岩气投
胡家镇鸭池村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张平 漆楚良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回眸过去五年,一项项瞩目的成绩令人欣喜、振奋!脱贫攻坚顺利实现“整县摘帽”,铜基新材料、航达钢铁等重大项目投产见效,微玻纤新材料集群成势,锂钾综合开发强力推进,成功创建‘天府旅游
来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事故通报|# 四川绵阳“1·02”较大交通事故原因初步查明# 相关责任人员已被控制】2022年1月2日14时53分许,四川绵阳江油市境内发生一起重型半挂罐车与对向车辆相撞导致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公安部高度重视,迅速派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近日,莲都区出台《莲都区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工作实施方案》,在《丽水市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工作实施方案》基础上,按照“应接尽接”原则,结合该区实际,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按照能出尽出、精
大河网讯 9月25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鹤壁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鹤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郝志军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党的十八
蚌埠市淮上区一蔬菜大棚 蚌埠市淮上区区委宣传部供图蚌埠市淮上区一蔬菜大棚 蚌埠市淮上区区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安徽蚌埠6月8日电 (刘浩 怀萱)“人都往外走,村里留不住。”这是以前村民对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的描述。如今的双墩村已然换
【来源:安徽先锋网_基层党建】专稿:近年来,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着力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搭建快递小哥等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有效平台,助力快递行业等从业群体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基层治理、共享发展成果。突出党建引领,建立行业党组织。博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安庆,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厂安庆内军械所、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第一部电话机……曾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制造业的辉煌。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历史
导报讯(记者 周海波 通讯员 苏兵 韩文彬)于近日结束的淄博市博山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博山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了该区未来5年“一个目标、三个聚力”的主攻方向,描绘了山城未来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今后5年,博山区将深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8日讯 16日下午,潍坊市潍城区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座谈会,潍城区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谋发展蓝图。座谈会现场,企业家们畅谈了企业生产经营现状、下步发展规划等,并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