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08:09:31 | 浏览:113
涪城区书法公益研修班授课现场,主讲老师唐龙(左一)为学员现场示范书法写作
近日,游仙区第三期书法公益培训班第八次课堂教学如期进行。这次培训班的主讲老师王勇,是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研修班第二期学员。作为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研修班主讲导师,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龚小膑到场为学员授课。
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研修班始于2011年,至今已举办6期。研修班学员结业后,回到所在的县(市、区)举办书法公益培训,通过“上下联动”的模式,形成“金字塔”培训模式,推动全市书法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绵报融媒记者 张登军 文/图
人才断层之困
作为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研修班的推动者和主讲导师,龚小膑坦言,举办书法研修班是为了破解绵阳书法人才断层的难题。
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70年代,绵阳“叫得响”的书法家屈指可数。那段时期,书法爱好者不少,但缺乏专业的引导,很多人喜欢的书法“就是单纯地写字,几乎不成章法”。
1979年,曾在绵阳工作的著名书法家童韵樵回绵阳举办培训班,影响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1986年,市书法家协会成立。那以后的10年间,绵阳书法事业形成良好生态,一大批书法新人开始崭露头角,队伍日益壮大。
1995年,杨光文的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实现绵阳书法界在国家级展览中零的突破。
龚小膑于2005年当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调任原市书画院。在他看来,当时的绵阳书法家队伍与此前几十年相比壮大不少,但“基数依然偏小”。在2010年前后,市书法家协会举办展览,“无法做征评展”,基本以“约稿”的方式进行,入展作者“每次都是那些人”。参加省级、国家级展览的也都是“老面孔”。从年龄结构上看,70年代以后的成熟作者少之又少,绵阳书法人才队伍出现了“一个阶段的断层”。
研修班的突围
怎样解决书法人才断层的问题?2010年底,时任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龚小膑提出了“书法研修班”的构想。
根据设想,研修班在各县(市、区)挑选1至2名骨干集中研修,每期一年,每月集中授课一次。研修班第一期原定招生10人,招生信息并没有公开,但还是被传开了,最终有23人报名。这让龚小膑有难以掩饰的惊喜,“说明大家心里,对书法艺术保持了一份崇敬”。
2011年3月13日,原市书画院主办的书法研修班第一期开班。
根据教学设计,主讲导师龚小膑根据学员情况因材施教,要求学员在了解各种书体的同时,发挥各自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现场示范、点评相结合。
培训的同时,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在每一期研修班结业时,原市书画院、市书法家协会自筹资金,举办学员成果展、出版作品集,“让学员通过对比看到自己的进步”。研修班也组织学员到陕西、山东、河南等地游学,增加书法研修的“学术味”。同时,绵阳承办省以上大型展览,让学员在家门口开展书法交流与学习。
为确保学员学有所获,研修班打破了每期一年的限制,基本都是两年一期。从2011年到2022年,仅举办了6期,但“效果很明显”。
书法研修之喜
2013年3月,全国首届临帖书法作品展入展作品名单揭晓,研修班学员张敦红一幅临帖小篆入展,这是她的书法作品首次入展全国展览。
这也是书法研修班开班以来,带给绵阳书法界的第一份惊喜。“研修班不仅仅是培养人才和提高创作水平,更大的意义在于,将青年书法爱好者引到一个相对正确的方向。”龚小膑认为,张敦红的收获,是一个好的信号。
那以后,研修班学员每年带来的惊喜不断。
2014年,研修班5位学员作品入展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2015年,有2位学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6年,四川省第八届书法新人新作展中,绵阳10人获奖、22人入展。同年举办的四川省第三届临书临印展中,绵阳7人获奖、21人作品入展。这个结果公布后,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和评委“感到不可思议”,震惊于绵阳书法事业的发展与变化。
从2016年到2022年,四川省的书法展览中,绵阳入展作品数量都名列全省前茅。在全国展览中,入展作品数量、频次也明显增加。特别是最近两年,绵阳每年加入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的人数有20人左右,这在全省都是一个“惊人的数据”。
最直接的变化是,“以前绵阳要举办一次展览,即使是特约也只能征集到50件作品,现在举办征评展,投稿量超过500件”。
种子的力量
2022年7月10日,涪城区第四届书法公益研修班结业。
这个公益研修班的主讲老师唐龙,是市书法研修班的第4期学员。从2018年开始,他在涪城区启动书法公益研修,到目前培训学员超过200人,有19位学员的作品入展省以上展览,3人作品入展全国展览,10人加入四川省书法家协会。
早在举办研修班之时,龚小膑就设计了“金字塔”型培训体系,要求学员和骨干书法家作为书法艺术的种子传播者,在当地举办公益培训班,形成基础培训、骨干培训、创作研修三个层次的专业培训模式。
安州区的李历,从2015年开始在当地开办公益培训班,区书法家协会会员从最初的50余人增加到92人,其中省书协会员7人、中国书协会员2人。游仙区的王勇,他培训的学员学成后将书法公益培训班办进了社区。江油市的王瑜,从2015年至今举办了6期基础培训班,去年开始办骨干提升班……
“金字塔”培训体系,推动绵阳书法人才队伍、作品质量实现“量变与质变”的双重突破。到2022年,有10位研修培训学员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50余人加入四川省书法家协会、300余人加入市书法家协会,“70后、80后、90后”比例逐年加大,曾经的书法人才断层难题顺利破解。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
涪城区书法公益研修班授课现场,主讲老师唐龙(左一)为学员现场示范书法写作近日,游仙区第三期书法公益培训班第八次课堂教学如期进行。这次培训班的主讲老师王勇,是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研修班第二期学员。作为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研修班主讲
东方星书法高考教育中心于2009年在长沙成立。启迪东方智慧 / 铸就明日之星,是对东方星书法最好的诠释。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吴章波先生,肩负新时代的艺术使命,深耕书法行业多年。于2009年春,创立了以培养高素质书法人才为目的的书法艺术培训机
为加强书法基础教学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配合上海市中小学书法基础培育项目全面布局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书法基础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在上海市教委指导下,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于2022年10月25日至11月25日组织了“上海市学校书法基础指导员研修班”
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二届书法提高创作班招生简章一、招生对象: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在65岁以下(身体健康者,可适当放宽)的书法爱好者。二、教学内容及方式:授课时间自2021年7月至次年6月。授课采用面授方式。集中面授10次,
12月13日,凤林学校举行“书法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暨书法培训活动。经区书法家协会江德刚主席等五位书法家及经区教体处赵金玲老师出席了授牌仪式,凤林学校近40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活动由副校长江丽娜主持,授牌仪式上,少先队员代表首先为来宾
红网韶山市分站讯(全媒体记者 黄亮)3月25日,韶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书法培训基地2021免费书法培训开班。该中心书法培训基地坚持“文化惠民”服务,推动书法艺术的传承和普及,自2016年3月成立以来,每年都坚持开展免费公益培训和文化志愿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阳山书法家创作水平,繁荣阳山文艺事业,4月2日,阳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教育局、县书法家协会、县青年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红色文艺轻骑兵”书法创作惠民培训班
51网讯(黄丹 记者 吴健)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全区广大职工日益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近日,绵阳经开区2023年职工春季公益兴趣培训班全面开班。为做实做优本期培训,由绵阳经开区总工会牵头,深入开展问卷
绵阳拉丁舞培训学校,绵阳钟文舞蹈培训学校是有中文老师创办!学员获奖合照钟文老师简介:WDC(世界舞蹈总会)国际级评审IRDA(国际皇家舞蹈教师联合会)国际级评审,高级考官CBDF(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高级院士级教师,A级评审全国国际标准舞锦
小编为人很粗俗,大大咧咧的,说话没有条理,自控能力比较差,养成好酒的坏习惯,没有节制口欲,现在身高一米六体重180斤,老远看去就像一个移动的球体。因为比较重没有跳跃感,所以比较接地气,喜欢我的人特别多。生活中最怕的就是上楼梯,生活中最喜欢的
记者 杜晓丹 通讯员 王云霄5月20日,记者从莱阳市获悉,为全面推进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近日,莱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在实验中学举行了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特邀莱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秘书长乔伟老师和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李玉其老师授课,来
半岛记者 郝春梅8月27日下午,在宁夏路小学报告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课正在进行,培训的对象是市南区中小学的语文或其他文科教师们,前来授业解惑的则是青岛市的书法名家、大家。市南区举行“翰墨薪传”教师书法培训开班暨“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公益大讲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夏钱敏 记者 黄艳/文 王玉秋晨/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弘扬翰墨书法魅力,让书法成为儿童心底的中国印!6月3日,主题为“培根铸魂 墨润童心”的2021江苏省小学语文写字(书法)教学现场观摩暨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教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书法艺术教育,解决书法教学师资匮乏的问题,圣手书法课堂决定开展书法教师培训,具体事宜如下:一、导师简介吴圣法先生是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都市快报作者:记者 刘云 通讯员 方芳“这个‘太’字的写法大家掌握了吗?”任老师指着书贴上临摹写下的字,笑眯眯地问着下面坐着的老年学员们。“学会了。”社区的几位大伯大妈们异口同声的说。这是北山街道曲院社区老年人书法培训班上的一幕。近日,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