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得名真是源于“绵山之阳”吗?

时间:2022-09-20 18:13:14 | 浏览:2811

绵阳得名真是源于“绵山之阳”吗?郭 平绵阳的前身为绵州绵州之绵指什么绵水为何又叫绵阳河绵阳河边的绵阳镇为何能够成为绵州的代称绵阳前身为绵州,那么“绵阳”一名,是怎样来的?有什么故事?古汉语常识提醒我们,历史地名中的“阴”“阳”,大多是方位词

绵阳得名真是源于“绵山之阳”吗?

郭 平

绵阳的前身为绵州

绵州之绵指什么

绵水为何又叫绵阳河

绵阳河边的绵阳镇

为何能够成为绵州的代称

绵阳前身为绵州,那么“绵阳”一名,是怎样来的?有什么故事?

古汉语常识提醒我们,历史地名中的“阴”“阳”,大多是方位词,即所谓“山南水北为阳”或“山北水南为阴”,如汉阳、华阴等。因此,“绵阳”的“阳”,第一感总是代表方位,顺着这种思路,很容易找到“绵水之阳”或“绵山之阳”两种解释。目前,被官方认可的是“绵山之阳”说。2000年新版《绵阳市志》载,“绵阳因地处绵山之南,民国二年(1913)依照‘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义,命名为绵阳。”此说经二十年传播,已成定论。但是,这种说法有两个硬伤。其一,所谓绵山,即使在绵阳本地,也是个含糊不清的概念,没有任何人文活动的支撑,不符合山水定名最重要的条件:名山水。其二,绵阳是古已有之的地名,所谓“民国二年命名”,也不能成立。

绵阳并不“年轻”,绵阳的得名,另有渊源。

一、先说说绵

“绵阳”的“绵”,也就是“绵州”的“绵”,从何而来?《元和郡县图志》载,绵州置于隋开皇五年(585),“因绵水为名也”,但并没有进一步解释绵州与绵水二者之间究竟有何种渊源。要知道,自古以来,绵州本州及所辖县,除绵竹外,大部分均属于涪江流域,绵水和涪水在各自汇入长江之前,是完全不相属的独立水系。作为绵州州名来源的绵水,除了清代升为直隶州之后,并不在绵州境内,以地理常识而言,绵水作为界河的特征更鲜明,用那些离中心城市更近的山水来命名城市,岂不是更合理?

再来看看另一个著名的“绵”,“左绵”的“绵”。“左绵巴中,百濮所充”,语出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从《蜀都赋》的结构看,作者拟成都为“都”,按前后左右方位分别铺陈,描写巴蜀风物,极尽赋体文章渲染之能事。“左绵巴中,百濮所充”以下,本来所写是川北、川东一带,即传统的巴国腹地;“左绵巴中”,与下文的“右挟岷山”平行,这里的“绵”是“绵延(至)……”之意,和“挟”一样,均属动词。可见,无论文章还是单独的字词,《蜀都赋》里的“左绵”,原本与地名无关。

还有一个“绵”,也不要放过:“绵左”的“绵”。一眼之下,熟悉古汉语的人容易认为:绵左,不过是左绵的倒装。这种倒装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往往出于声律、对仗的需要,比如为了押韵,“慷慨”可以写成“慨慷”,“绵左”也是这样产生的吗?未必。古汉语里,表述地理方位的词,除了前面提到过的“阴”“阳”,常用的还有“左”“右”,比如“山左”“山右”表示太行山两侧的山东、山西。古人习惯于假定坐南朝北,东西两侧分别为左右,所以“绵左”很可能与“左绵”无关,而是指绵水的左岸(东岸)地域。

但是“绵左”一词,稍显冷僻,无法达成“山左”“江左”那样的号召力。

二、由“绵阳河”溯源

如前文,几个带“绵”字的地名都过了一遍,似乎还是不能解开绵阳得名的悬疑。既然《元和郡县图志》说,“(绵州)因绵水为名也”,那么不妨了解一下“绵水”。

绵水即今沱江的正源,发源于九顶山南麓,《汉书地理志》载,“绵竹紫岩山,绵水所出,东至新都北入雒。”“雒”“洛”相通,“入雒”即入“洛水”,洛水是沱江的古称,为长江重要支流。《蜀都赋》里,“浸以绵洛”说的就是这条河。对于河流,古人有分段命名的习惯,这种习惯至今存在。古“绵水”,即今绵远河,亦即沱江发源处至金堂县钟家河坝这一段沱江水体,长133.6公里,大部分流域在汉绵竹县境内。“绵远河”之名,时间较短,最多只能上溯至20世纪中后期。因为明清迄20世纪30年代末,绵阳、德阳、江油、安县、罗江、绵竹、广汉等与绵水有关联的市县数十种古代地方志,无一例外,均载其名为“绵阳河”。“绵阳河”之名,可据民国《德阳县志》定下限为民国二十八年(1939),据明天启《成都府志》定上限为明成化十二年(1476)。也就是说,明代至民国,“绵阳”这个河流名至少存在了463年!

山川河流名加方位词,往往形成地名,如“汉阳”“淮阴”等,为什么“绵阳河”自身即带有方位词“阳”?笔者认为,这正是“(绵州)因绵水为名”的关键所在,只有彻底摒弃预设“阳”字为方位词的“先入为主”之见,才可能“探骊得珠”,解开“绵阳得名”这一谜题。遗憾的是,元之于宋、清之于明,两次王朝更替,四川遭受了惨烈的兵燹之灾,文物文献损失殆尽,“绵阳河”的上溯似乎无从着手。但以我国文化传统极其顽强的延续性而言,判断绵阳河有463年历史,仍然太过保守。

顺便提一句,“河”为北方习用的俗称,绵水称“绵阳河”,也暗藏民族迁徙的信息。

三、与绵竹大有关联

绵阳河在绵竹境内,基本上呈南北流向,也就是说,绵阳河与长江黄河等东西向河流不同,并不适宜用来表现与南北方位相关的地理概念。

汉绵竹县疆域广阔,大致包括唐宋以后的绵竹、德阳两县境域。刘备集团据蜀后,从绵竹县划出一部分,新置阳泉县。阳泉县历晋、宋、齐、梁、魏、周,直至隋代才并入雒县,所以南北朝时期,今绵竹境内,绵竹、阳泉两个县长期并存达三百余年(图1)。当时绵竹县治地,在今黄许镇,阳泉县治地,后人一般认为在今孝泉镇,任乃强先生经缜密考证,判断为八角镇。

绵水流域绵竹、阳泉古县示意图

笔者认为,南北朝时期,生活在绵水流过的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以北方移民为主),按照自己的习惯,取绵竹、阳泉两个县名的首字,形成“绵阳”一词,作为河名。正因为有了“绵阳”这个名词,随之产生了若干相应的小地名,使“绵阳”一词顽强生存下来,走过唐宋,来到明清。“绵阳口”,特指绵水出山的水口,在今汉旺镇境内,古人从这里开始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有多条古堰,后世也称“绵阳谷口”“绵堰口”。“绵阳堡”,也作“绵堰堡”,属于明代防控氐羌的外围军事设施,应在汉旺镇或黄许镇,俟考。“绵阳镇”,即黄许镇。清代地理学者陈登龙《蜀水考》载,“(绵水)……南过绵阳镇,一名黄许镇。”

《蜀水考》对绵阳镇的记载

“绵阳县”,实际上是绵竹县。雍正十二年(1734)十二月,果亲王允礼路过绵州,他在《西藏往返日记》中记载道,“……过绵阳河渡口,即绵水也,自绵阳县流入。”

果亲王允礼《西藏往返日记》对绵水、绵阳河渡口的记述——按,此“绵阳县”当为“绵竹县”,系果亲王误记。178年后,“绵阳县”才真正出现。

“绵阳渡”,即允礼所过的渡口,也是古蜀道上的著名渡口。黄许镇绵阳河东岸至今有“河坝街市场”,就是旧时渡口的核心区域。清康熙中期,梓潼知县袁还朴在《梓潼县志》序言中称,梓潼“东踞剑阁,北临江油,西连绵阳,南界潼川”,这里的“绵阳”,可能指绵竹、也可能指绵州,从修辞的角度判断,既与“潼川”相对,指绵州的可能性似更大;康熙晚期,绵竹知县陆箕永的《绵竹竹枝词》有一句“绵阳也有花千树”,这个绵阳,应指黄许镇一带。可以说,这时期的绵阳,是绵竹人习用的小地名,一般指黄许镇,因处在蜀道关键位置,已经有一定名气,外来者不小心就误解为绵州了。

雍正年间,绵州升为直隶州,绵竹受绵州所辖,“绵不入涪”的地理差异被抹平,为“绵阳”一词的生长提供了更有利的土壤。

四、侨置两次“漂移”的结果

嘉庆七年(1802)冬,乾嘉文化圈里的“大佬”、江苏阳湖人赵翼收到李调元从绵州寄来的书信,信中附有追怀二人师友之谊的四首七律。赵翼特别感动,赋诗答和。其中第一首第一句云“绵阳西望渺关河”,这个“绵阳”,已经无可置疑是指绵州。

赵翼“绵阳西望渺关河”诗句

早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绵州因康熙中期以来的频年洪灾,州城严重损坏,不便恢复且难以维持,已经西迁至罗江。嘉庆初,又因抢修城垣,利用涪江天险抵御“白莲教”的需要而回迁。迁州复州,是绵阳建置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嘉庆六、七年间,绵州知州是江苏武进人刘印全,他正好是赵翼的外甥,两位老人“搭车”刘印全的家书,建立起“热线”。嘉庆年间,绵州受白莲教袭扰,李调元的藏书楼被焚毁,藏书损失殆尽,所以他的诗集里,晚年诗作散佚较多,而赵翼的诗集比较完整,收录了多首(组)写给李调元的诗,足见二人联系之频繁。赵翼生平从未入蜀,他能如此熟练的将川西的“土”地名入诗,无疑是受李调元的影响。不难想象,李调元在书信中向赵翼介绍了迁州复州的始末,并且极可能已经用“绵阳”一词来代称绵州。

那么“绵阳”本是绵竹一个镇,为什么可以代指绵州呢?此前的“迁州”,给本来籍贯是罗江的绵州人制造了一种尴尬:罗江县在迁州的同时,即告裁撤,如果继续说自己是罗江人,有的场合显然不适宜,如果说自己是绵州人,又略觉不习惯。以李调元为例,迁州后,他在进行书面交际时,有时写“罗江”,有时写“绵州”,正反映了普遍存在的这种纠结。而当时的绵州城(即原罗江县城)与绵竹一水相隔,距“绵阳镇”仅20余里。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如果只有“十几里”的单程,当头即可轻松往返,而“几十里”则要考虑过夜投宿的问题,绵州这么近,绵阳人当然要去逛一逛。就这样,“绵阳”的存在感在绵州越来越强。“化俗为雅”本是文人积习,这种氛围之下,说自己是“绵阳”人,不失为一种风趣。迁州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自称“绵阳人”,复州后把这一习惯带回绵州。就这样,“绵阳”“漂移”而来,正式成为绵州的别称。

这情形,其实和一千多年前“绵州”之名的固定,也有几分相似。那时,东晋政权南渡的背景下,发生了大量的“侨置”郡县。其中,巴西郡侨置于涪县,“左绵巴中”的概念跟着原巴西郡人“漂移”而来。“巴西”“左绵”大致在此期间开始,被逐步固化,成为具备文学典雅意蕴的地名词,特指古代绵阳地区。这种风气盛极于唐宋,以至于今天所能读到的古人著作,凡“巴西”,多指古代绵阳,凡“左绵”,均为地名,亦指古代绵阳。至于动词短语“左绵”,其本义除了《蜀都赋》,几乎不再单独出现。由此不难理解,隋统一天下,废郡立州,涪县何以被绵州取代。

有人以杜诗“左绵公馆清江濆”为据,认为绵州称“左绵”,始于唐代,甚至就是由杜甫“亲自命名”,这又过于“尊重”杜甫了。诗圣只是匆匆过客,路过绵左,看见这地方自称“左绵”,觉得有趣,遂采入风诗。仅此而已。

五、结论

(一)绵阳一名,溯源于南北朝时期“绵竹”“阳泉”两个县名首字的重组,重组的目的,是为了按照当时人的习惯、更加合理地表述流经两县的最重要的河流——绵水。最初,它只是河流名。

(二)绵阳成为河流名后,逐渐形成若干个与河流相关的小地名,集中体现为绵阳镇,即早期古绵竹县治地。

(三)明清时期,绵阳河取代绵水,成为正式河流名。绵阳作为地名,一般指黄许镇,因其地处驿道,容易被人误会为绵竹或绵州。

(四)清代雍正年间,绵州升为直隶州,绵竹受绵州所辖,由于当地文人的积极使用,绵阳被用作绵州的别称。

(五)民国之初,废州立县,绵阳早已耳熟能详,于是“瓜熟蒂落”,成为正式地名。

相关资讯

绵阳涪城区拿出2000万元、出台十条激励措施,目标直指“开门红”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2月11日,川观新闻记者从绵阳市涪城区了解到,为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近日涪城区出台《涪城区2022年一季度“抓项目、促生产、稳增长”激励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共计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

中共绵阳市涪城区委七届二次全会举行

中国共产党绵阳市涪城区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2月30日在涪城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区委委员33人,区委候补委员6人。区纪委常委、区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全会由区委常委会主持。区委书记邓辉作了讲话。全会坚定以习

教育工作者龚林泉:见证绵阳用三个杠杆 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龚林泉我叫龚林泉,1984年大学毕业,21岁踏进了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大门,职务从教研员、理论室主任到副所长再到所长,今年即将退休。39年的时光,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绵阳教育的崛起。尤其是最近十年,绵阳教育始终围绕“公平”和“质量”两个关键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认为:绵阳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提到绵阳,许多不太关注城市发展的四川人,可能只会想到长虹这个老的彩电品牌。多年来,绵阳虽然稳坐四川GDP第二城的交椅,但随着宜宾、南充、泸州等城市的不断崛起,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以至于出现了不少唱衰绵阳的声音。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绵阳是

涉恶团伙犯案10起16人被抓 四川绵阳警方“百日行动”为群众挽回损失4000余万元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四川梓潼陈某等人涉嫌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10起案件,绵阳警方组织专案组进行集中抓捕,成功将16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7月22日,绵阳警方通报“百日行动”成果,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突出违法犯罪类”刑事案件131起

财政收入已经突破150亿元,绵阳何时能修建轻轨?

绵阳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城区人口已经达150万,机动车的保有量也已经突破百万。但受制于地形的限制,绵阳市区主要集中在安昌河与涪江两岸,城市的拥堵日益明显。据2021年百度地图发布的数据显示,绵阳早晚高峰的拥堵指数已经进入全国前50名。众所周

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的绵阳,为何至今仍然有3个县没有通高速路?

绵阳作为四川最发达的地级市,无论是GDP,还居民收入、电影票房等多个维度来看,都是妥妥的四川第二城。但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绵阳还存在着许多短板。在如今,四川大部分地级市都已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时候,绵阳下辖的6个县市中,仍然有3个县没有通

刚刚,绵阳斩获中国十大“心仪之城”

刚刚,绵阳斩获中国十大“心仪之城”!2020-2021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23日在成都举行。“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依托全球最大规模的民生感受型调查——《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的数据,经模型计算得出评价结果。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关注绵阳?——写在川观新闻绵阳频道上线之际(上)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尹勇10天前,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会场内,掌声不断。绵阳又一次迎来高光时刻——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绵阳以全国第六的历史最高排名,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这也是自2011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

绵阳有四次发展机遇,抓住两次痛失两次,这次又重回C位

撰文:峥嵘 西部为何如此重要? 西部大开发2020年版时隔20年,西部大开发再升级,国家确定了若干支持意见,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支持重庆、成都、西安建设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一个面向国际的资金、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世界奢侈名酒网剑南春股票网百色新闻头条网防城港新闻资讯网张员瑛歌迷网韩国旅游攻略网紫燕食品股票散文精选网周大福黄金赣州新闻头条网今日泰安纹绣知识网瘦身减肥训练营奢侈品二手回收网海康威视股票
绵阳新闻网今日网-绵阳新闻网今日头条新闻消息、绵阳新闻热线、绵阳新闻网微博、绵阳人才网最新招聘、绵阳人才市场招聘、绵阳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网、绵阳天气预报15天、绵阳新闻爆料热线、绵阳新闻网微博热搜。
绵阳新闻网今日网 66227.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