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9:49:52 | 浏览:3636
2021年12月31日,涪城以“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竣工投用仪式”的形式为全年重大项目推进完美收官。“康宁绵阳项目从开工建设到设备搬入仅仅用了六个半月,从开工建设到产品试生产仅用了十个月,实现当年开工当年试投产,创造了康宁同类项目建设的最快速度。”仪式上,康宁玻璃基板项目负责人的发言洋溢着喜悦和自豪,“这样快的建设速度,离不开涪城区的支持,从前期土地交付、证照许可办理、基建到运营支持,处处体现了涪城服务企业的热度、力度和温度。”
涪城区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竣工投用仪式主会场
仪式上,集中竣工投用项目77个,总投资181亿元,项目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这些项目的快速落地建设投产,正是涪城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思维,破解瓶颈、集聚资源,进而深度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的累累硕果。
开放合作“朋友圈”再扩大
2021年8月27日,四川发展与涪城区“1+6”系列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金融投资、产业招引、园区打造、产城融合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321.7亿元。而如此体量的项目合作规模,整个合作对接仅用时100天。在绵阳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涪城区主动作为,自该年5月座谈后,双方对接150余次,携手打造四川发展与地方政府新时代合作模式样板区。
四川发展与涪城区“1+6”系列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开放合作,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根本。一直以来,涪城区都把建设“全国一流、四川领先”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和首要任务。一方面着手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境”,建立银企“鹊桥会”、重点企业全覆盖走访、企业家“早餐汇”、企业家座谈会四大常态沟通机制,创设“一网一微一函一热线”,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另一方面从顶层设计入手,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支持企业发展三个阶段,推出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有热度、有力度、有温度的“三度服务”20条措施。
“自落户涪城后,区委区政府对企业发展给予了很大帮助,在人才招引、员工就医、孩子就学等方面都开启了‘绿色通道’。”创业黑马绵阳城市招商经理谭建伟介绍,“我在企业主要从事招商引资,这几年到过很多地方,但没有哪个地方有涪城这样做得面面俱到,真是让企业感到暖心,企业在涪城发展也有十足信心。”
因为看好涪城区的发展环境和潜力,投资者接踵而至。投资50亿元的惠科模组项目、投资50亿元的中南高科项目、投资115亿元的蓝城国际康养产业园项目……一个个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涪城。2021年,涪城与7家重点金融机构合作全面深化,延链招引投资5亿元以上的签约项目19个;“五个一”城市宣传品牌叫响擦亮,涪城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获评2021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居第45位。
重点改革多点开花
绵阳米粉、凉拌芦笋、窝窝店包子……2021年11月5日,在区委机关食堂,一份份颇具涪城特色的早餐端上餐桌。涪城区党政主要领导与10余位企业家围坐一起,一边进餐,一边聊着企业的未来、涪城的发展。
涪城区企业家”早餐汇“一周年
这顿看似平常的早餐,却一点也不平常。这是涪城区创新实施企业家“早餐汇”以来的第46期,也是整整一周年。
近年来,涪城区把打造“国内一流、四川领先”的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政于企。2020年11月,涪城区在全省首创企业家“早餐汇”制度,将“早餐汇”变为涪城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政企沟通交流的靓丽品牌,也让“早餐汇”成为抓发展、抓项目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渠道。截至2021年底,涪城区已累计举办企业家“早餐汇”54期,共收集整理企业反映问题建议530余个,化解率90%以上。
据绵阳天权时空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贵介绍,他当时在“早餐汇”上反映的企业离市区较远,员工上下班无公交出行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涪城区对企业的精准帮助让我们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黄贵由衷地说。
同时,为促进区委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间零距离交流,将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区决策部署直接传递到最基层,2021年11月,涪城区还创新开展村社区书记“早餐汇”,搭建区、镇、村三级书记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汇聚推动涪城发展的智慧、意见、建议,打通服务辖区企业群众“最后一米”。
“‘早餐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区委对我们基层工作的关心、关怀,让我们面对今后的服务发展更有底气。”青义镇小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魏道双说。
2021年,涪城区以企业家“早餐汇”为代表的重点改革扎实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走深走实。“党群暖心驿站”建设经验、乡镇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模式全省推广,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质突破,企业家“早餐汇”入选全省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行动经验做法。
对上争取成绩斐然
龙华薄膜是一家本土成长型企业,位于涪城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地——临港经济发展区。该企业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高分子功能薄膜材料制造商,正致力于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偏光基膜产业基地。
邓辉带队到市经合局对接工作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工信、发改、商务、科技等部门不仅上门送服务,还带领我们到市上、省上和国家有关部委积极争取项目补贴资金。以前我们每年的项目补贴资金在200万左右,现在已经增加到2000万左右。”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罗灵表示,成倍增长的项目补贴资金,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推动对上争取工作取得实效,涪城区在2021年初即制定工作方案,大力开展宏观政策研究、项目包装策划、对上沟通汇报、快速响应争取“四大行动”,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坚持早谋划、早协调、早对接、早明确,确保2021年对上争取稳步推进。
“2021年,涪城区印发了《2021年对上争取责任清单》,持续强化每周到市、每月到省、不定期到国家部委汇报沟通的工作机制。”涪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涪城区对上争取成效显著,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6.05%。“2022年,我们要毫不放松、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在借力借势中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老旧小区、老旧产业功能区、传统商圈、特定历史文化区为主要对象的调整型城市更新片区,坚持“双控、双增、双优”,循序渐进推动“微更新”,重点推进“一带一核四片区”综合整治。向南加快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南宁现代工业产业园、南部科创新城,布局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中心城区变“14”人口规模达千万级规划到2035年,南宁市域常住人口1190万,其中城镇人口1000万,城镇化水平84%;主城区形成“双核双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双核为埌东—东盟商务中心、五象综合服务中心;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未来三天,预计成都多云天气为主,多分散阵雨或雷雨,个别地方有大雨到暴雨:17日晚上到18日白天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个别地方大雨到暴雨,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气温26~41℃。18日晚上到19日白天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局部地方大雨到暴雨,气温25~40℃。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经济界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圳速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尽管内涵更丰富、要求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
在广东,到底有多少湖南人?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有近两千万人;还有人说,至少有1300万人。在湖南的农村,基本上整个村子里的富余劳动力,南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逢年过节,到处都是悬挂广东牌照的私家车,把回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在湖南省,当地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