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4:01:53 | 浏览:687
本文为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协办《绵阳晚报》“读古今”栏目专稿,原载2018年9月1日第7版,作者:江油市地方志办公室 谢小东
今天的江油市,由历史上的江油、彰明两县合并而来。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在今雁门镇(一说小溪坝阴平村)设置德阳县以来,迄今已有1993年的历史。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素有“李白故里,九寨门户,蜀道咽喉,华夏诗城”之称。
江油市地图(来源: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三国重镇 涪江所由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取得西川、自领益州牧的刘备,为防备曹魏军事进攻而在今平武县南坝镇设置“江由戍”(后世俗称“江油关”)。此“江由”名称之滥觞,据明人曹学佺《蜀中名胜记》的解释,为“江水所由矣”,即涪江由来的地方。“由”“油”同音,东晋《华阳国志》作“江油”后,逐渐统一称“江油”。设立时并不起眼的小小驻军之地,后来却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关口。蜀汉炎兴元年(263),魏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江油关,蜀守将马邈不战而降。后邓艾率军势如破竹,直取成都,蜀后主刘禅请降,蜀汉遂亡。江油关也因关系到蜀汉存亡的这一段史实而一举闻名。
蜀汉江油关(位于今平武县南坝镇)
江油窦圌山
江油窦圌山(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圌山僧人闲庭信步(拍摄于1930年代)
在设置江油关两百多年之后,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即梁武帝天监四年,宣武帝任命时为汉中太守的梁朝降将平南将军、豫州刺史夏侯道率兵入蜀,占据梁州十四郡地,于今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郡、县。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因蒙古军队南侵,江油县治随龙州迁至雍村(即今江油市大康镇旧县坝)。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江油县城毁于兵燹。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复置江油县于兴教镇(今武都镇),隶属剑州。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改隶龙安府,成为龙属四县之一。自清代中期之后,因龙安知府常驻江油县城武都,武都实际取代平武县龙安镇成为龙安府的政治中心。
江油市武都镇
悠悠古彰明 诗仙诞生地
比之江油,彰明县位于下游,距传统蜀道金牛道更近,故而历史人文更为丰富。彰明初名汉昌,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自白沙戍(今湖南省湘阴县北)侨置于今江油市青莲镇。南北朝梁大同四年(538)至西魏废帝元年(552)迁治于今彰明镇北江村桥院寺一带。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为昌隆县,迁治于孟津里(今彰明镇)。唐先天元年(712)避玄宗皇帝名讳而改为昌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为彰明。其后经宋、元、明、清,屡有兴废变革,“彰明”县名一直沿用至1958年与江油县合并为止。彰明地处四川第二大平原江彰平原的腹地,虽属川西小县,但远较江油地势平坦、经济富庶,更因在唐代出了一位“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超级明星而名声远播。
江油李白故里(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李白故里太白碑林
太白故居粉竹楼门楼
唐中宗神龙之始,李白父亲逃归四川,客居绵州昌隆县清廉乡(今江油市青莲镇),李白遂生于此。出生之时,母亲长庚入梦,故取名为白,字太白。据传,李白青少年时期曾在彰明县衙做过文书小吏,后隐居于大、小匡山读书。读书之余,苦练剑术,并与戴天山道士和雍尊师交游,写下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和《寻雍尊师隐居》等诗作。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李白的思想和性格逐渐成熟,在《别匡山》诗中,表露了“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的心境,虽然他对故乡的山水有着深情地眷恋,但仍然决心去开创一番事业。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李白离别故土,四方游历,再未回到过家乡。李白功名崚嶒,一生坎坷,虽然未能实现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其旷世诗才却让他站在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李白画像(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李白故居—磨针溪(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太白碑林几乎囊括了海内外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诗全部,是华夏独一无二的“诗山”(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江油太白公园(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青莲国际诗歌小镇(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清代水陆码头 民国四川名镇
老江油之境域大部分为山区,地瘠民贫,且迭遭战乱,故一千多年来,县城逐步南移,似一位持重的老生,吟唱着古老的诗歌,沿着涪江缓缓从大山走入平原。1951年5月,江油县城从武都迁至中坝镇。1958年9月,江油、彰明两县合并为江彰县。次年4月,更名为江油县。1988年,江油撤县建市。至此,彰明不彰,江油大光。
江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江油火车站(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江油风光(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江油吴家后山辛夷花(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位于江油市含增镇的中华洞天。中国溶洞协会会长朱学稳题词:“中华洞天,世界奇观”(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位于江油市含增镇的中华洞天。中国溶洞协会会长朱学稳题词:“中华洞天,世界奇观”(蓬州闲士/摄)
江油城区原由中坝、三合、太平三镇组成,其中中坝处于核心位置,且尤为著名。
中坝火车站,1990年代(友平 摄)
中坝地处涪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东依涪江,西有昌明河穿城而过,因其地形如船,两面皆水,故称中坝。它始建于元惠宗时期(1333-1368),原址位于罗汉坝,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年(1664)重建于今址。清代道光年间的江油县令桂星在《中坝场记》中说:“上通陕、甘,下极闽、广,西北至松、茂,东南届潼、保。凡山之珍,海之错,陆之土药,水之广货,滇楚之布、葛、铜、锡,雍兖之枣、粟、栭、菌,舟运车负,罔不毕集。且其地又产附子,为直省所仅有。”旧时的中坝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附片集散地,本地特产中坝酱油远销成都、重庆,享誉川内。中坝码头运输繁忙,货船在江上日夜穿梭,上接涪江上游的平武,下达重庆。清雍正九年(1731)设中坝巡检司,管理中坝场及近乡的行政事务。清嘉庆五年(1800),为抵御兵匪,中坝士绅自筹资金修筑城墙,设大小东门与西门,形似神龟,周长约4公里。
中坝解放街(图片来源:绵阳新闻网)
中坝虽为副县级行政级别,但其城堡规模和经济繁荣程度却超过了县城武都,故在清代有“小成都”之称,民国时期亦为四川四大名镇和五大药材集散地之一。
江油发电厂旧照
民国2年(1913),设中坝场团防局,代理行政事务维持地方治安并兼管商务。民国14年(1925)改中坝场为中坝镇。民国24年(1935)红四方面军进驻江油时,曾建立中坝市苏维埃政府。1949年12月22日江油县解放。1951年5月,县城由武都迁中坝,自此成为江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日江油
1954年,宝成铁路通车后,江油逐渐形成新的城市区域,并相继兴建了一批工矿企业,城区面积大规模扩展。1964年,中坝涪江大桥竣工通车,成为连接涪江东岸工矿区和西岸文化商贸区的纽带。1978年后,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在实施旧城改造的同时,城区开始沿城北、城南和昌明河以西扩展,城市发展重心逐渐南移。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开发建设了明月新城。
今日江油
2018年7月20日,中坝镇撤销,中坝街道办事处成立。至此,全市辖1个省级工业园区,3个街道办事处,39个乡镇,江油的发展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2018年7月20日,中坝镇撤销,中坝街道办事处成立(图片来源:绵阳新闻网)
提起江油,不同群体首先想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吃货们首先想到的是江油肥肠。经常做饭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坝酱油。喜欢旅游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窦团山。学生们首先想到的是李白故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江油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也是赫赫有名的。江油,位于川西北,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据江油市公安局通报,1月2日,四川省江油市中雁公路双河镇八角庙路段,一辆罐车与一辆客车相撞后,又殃及一辆面包车和小汽车,造成8人遇难19人受伤。2日晚,多名路人向极目新闻记者讲述了救人经过。大客车几被削掉半边2日下午,极
新华社成都1月2日电(记者张超群)记者从四川绵阳江油市公安局获悉,2日14时53分许,一辆满载粉煤灰的重型半挂牵引罐车在江油市双河镇境内与实载21人的客车相撞,失控后又与一面包车和一轿车刮擦,事故造成8人死亡,19人受伤,伤者均已送医救治。
连日来,江油市城区重要市政基础设施问题排查整治快推进,第一批次的17座桥梁正在“补妆”中,将在本月底前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亮相。今天(6月9日),记者在明月岛公园看到,彩虹桥已进入封闭式施工状态,工人们正对桥梁进行去污、除锈和刷漆等作业,预计于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江油市夜景 图片由江油市委宣传部提供川观新闻记者 蒲南溪 钟帆 祖明远看过江油市地图的人,都会注意到有两条南北向的“命脉”穿行而过——曲折一点的是通行于1958年的宝成铁路,相对笔直的是通行于2017年的西成高速铁路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一个先来!意外总是发生的那么突然,不仅不让人有丝毫准备,甚至很多时候还给予“致命”一击。这不,时值元旦佳节本是一片欢度佳节的氛围,不曾想,在四川绵阳江油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车祸事故!一辆重型半挂牵引油罐车和一辆准载
一、各乡镇人口与土地绵阳江油市1三合镇100596人绵阳江油市2 太平镇88445人绵阳江油市3武都镇50952人绵阳盐亭县1 富驿镇43037 人绵阳盐亭县2 黄甸镇29550 人绵阳江油市4永胜镇28768人绵阳盐亭县3 玉龙镇275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的脚步近了今天,小编送你一副春天赏花图,让我们相约李白故里,一起走进春天,走进江油的大花园!一份李白故里的赏花图,送给你,千万别错过这个春天。油菜/花小溪坝阴平村“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
江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享有“小成都”之美誉,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翠,有“耕夫与樵者,出入画屏中”、蕴藏华夏三绝的窦团山;有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佛爷洞、川西北道教发祥地之一的乾元山;更有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留下的千古文化与历史遗迹;还
四川省作为一块富饶优越的“紫色盆地”,近几年来随着交通的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经济的逐渐强大,它顺应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将自己的美好之处呈现给了大家,也成为了众多人梦想中的旅游目的地。今天小编也带领大家来到了四川省走一走,如今这里除了美好的城市们